食果子拜樹頭
★引起動機:
展示神秘袋,已事先將水果放進神秘袋中,讓孩子摸一摸這是什麼?
★發展活動:
一、水果的王國大書展示─
向孩子們介紹各種水果名稱、顏色、生長方式與外型等。
如:1.荔枝、龍眼都是長在樹上(樹頂),中間有個圓圓黑黑的種籽。
2.楊桃長在樹上(樹頂),切片後像小星星。
3.甘蔗像一根細長的竹竿,吃甘蔗時要把甘蔗渣吐掉。
二、分享繪本「子兒吐吐」─
一隻豬名胖臉兒,吃木瓜時不小心將籽吃進肚子裡,結果引發朋友一連串的臆測,大家認為胖臉兒頭頂上會長出木瓜樹,胖臉兒想到頭頂上長木瓜樹的情景便很沮喪,但又想頭頂長木瓜樹也沒什麼不好,可以分享木瓜給朋友吃,還可以供朋友乘涼,於是滿心期待,為了長出木瓜樹,於是喝了一堆水,睡覺時還換邊睡,結果早上去廁所時發現籽一起排出來了,竟很失望,但沒多久又想,萬一木瓜不好吃怎麼辦,胖臉兒又開心起來…
三、水果大集合─
1.實際拿出水果,讓孩子猜猜看這是什麼?每擺出一種水果便展示字卡做配對
2.請孩子觀察每種水果外型,說說看自己喜歡哪一種水果?為什
麼喜歡?讓孩子自由回答。
3.介紹每種水果的生長方式與食用方式,如長在樹上或地上?要
削皮或可直接吃?
4.展示顏色形容詞字卡,並用台語介紹「黃黃」、「長長」、「節節」等語詞,如「紅紅的」蘋果、「黃黃的」香蕉。
5.進行水果與圖卡配對遊戲,老師發下水果圖卡,再請孩子正確走到桌上的水果前。
四、台灣諺語「食果子拜樹頭」─
以前祖先開墾土地,對於得來不易的食物等,感到珍惜,故吃飯要感謝種稻農夫及耕田鋤頭、吃果子時也要感謝結果子的樹,後來也比喻做人要飲水思源,不忘本,父母親友與師長養育之恩,要永遠記在心裡,並適時回報。
1.準備木魚等樂器,老師先唸「食果子」,再讓孩子接「拜樹頭」、並敲打樂器,反之再交換唸。
2.進行大合奏,請孩子一邊跟著老師唸出「黃黃的香蕉」等句
子、一邊用木魚敲打出正確節奏。
★延伸活動:
一、我們的水果園─
1.複習水果圖卡並讓孩子唸出名稱。
2.請孩子畫出自己最愛吃的水果,並用台語唸出名稱。
3.一起將畫好的水果剪下貼到水果樹的背景上。